汽车从珠海发车的时候,四个(或者五个?)保安站成一排,向我们的一列汽车敬礼。很遗憾,我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。或许对于他们,平静的珠海比热闹的广州要更好吧。
别了,珠海校区
珠海校区比离开珠海校区更让人伤感。
所谓的正门是一个“歪门邪道”,对着的是一个叫鸡山村的地方。去一趟拱北要一个小时。校区内有一个图书馆,一个教学楼,两个宿舍区,三个食堂,四个门。除此之外就剩下后山了。荒凉的农村让人感到乏味,而相对舒适的寝室则消磨人的斗志。大二下学期尤甚。很难想象,这样的环境是南方某重点大学的校区。
黄老校长说:“教授就是大学。”然而珠海校区并没有教授。本系的绝大部分教授都常驻广州南校区,只在上课的时候坐车过来。这多少让人觉得自己读了一个假中大。搬走的时候,大家戏称自己是专升本。虽然从宿舍上看,其实是复读了,但是从师资上看,确实是长了不少。
在最后的一个星期里,珠海校区的人慢慢的走了。好几个档口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顿饭之后关闭了。四年都在珠海的院系慢慢的没有人了。只有少数天琴计划夏令营的同学来到了这里。这个农村的校区,未来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物理实验室吧。
在这个校区里我得到了些什么呢?两年课程的知识罢了。我失去了些什么呢?三年来的执念以最出乎意料的悲剧方式收场了,之前的兴趣爱好渐渐变成了爱好者水平(虽然这学期又有所回升)。我错过了些什么呢?无数的实习,培训,以及广州市的繁华。
珠海校区的南门对着一片海,那片海就是伶仃洋。零丁洋里叹零丁,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文天祥,也适用于每一个珠海校区的人。
搬运之珠海篇
珠海的最后几天,虽然要考试,但是其实复习的并不多。可以说是本学期效率最低的一段日子了。从中国建博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7月9号晚上了。7月10号继续收拾了一下箱子。
7月11日的搬迁是这次搬运灾难的前半段。那个时候我所在宿舍空调已经没电了,天气非常之热,大家早上七点多就开始搬箱子。男生还好,一般就四五个;但是有的女同学有十几个箱子。一些搬完了自己箱子的男生就去女生宿舍支援。不得不说这是我系男神最多的一天了。我的八合一无敌箱子分了三次才搬下去,组装好之后,别人的箱子最多要两个人抬,我的那个箱子得两个人才能推。在为珠海校区留下许多东西之后,我们终于在下午两点半出发前往广州。
搬运灾难之广州南校区篇
和中珠相比,南校区的搬运才是真的灾难。中珠只需要把宿舍搬到楼下就好了,南校区则要自己从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搬回宿舍。我系搞了一辆三轮车,若干手推车。但是学校方面出现了几起灾难性的事件,使得这次搬迁显得非常失败。
准备不齐全
某女生宿舍,一去就没有钥匙……某女生宿舍,去了就没有空调电卡……所有人事先都不知道用水要先激活卡,激活的地方排起了队。
卡车进城篇
卡车晚上五点到八点不让进城。于是最后一批行李快九点才到。加上卸货,搬运,多个16级的宿舍和15级部分女生宿舍搬到半夜才搬完。为此不得不把熊德龙的大门钉起来。时间规划问题是学校本次回迁的巨大失败。
搬运工斗殴事件
学校请来的卸货工真的是漫天要价。中文系本次回迁的准备似乎是比较好的,在珠海校区的时候,他们使用滑轮组从七楼将行李直接送到一楼。在南校区的时候,他们提前请了搬家公司。结果漫天要价的红背心搬运工见到了中文系的市场价搬运公司,就采取了极其自私、极其无礼的行动。先是发动罢工,拒绝给学校的行李卡车卸货。然后竟然和中文系请的搬运工,在中山大学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前打群架。一时间场面极为混乱。最后,保安来到了现场。中文系的搬运工稍微挪了一下位置,这个事情才算平息下来。然而,时间已经耽误很久了。
最后本系的一些男生们去帮助女生把行李搬到了顶楼。今天,多人发现自己身上有淤青,或者脚上有水泡。
复读版宿舍
其实说是复读版宿舍,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抬举这个宿舍了。一中宿舍虽然是八人间,怎么说也有独立卫浴。而我们这个六人间宿舍,强行进入北方模式,公共厕所加公共澡堂(当然还是有隔板的)。昨天看那个澡堂,只有一个隔间是有莲蓬头的,然而那个隔间放不出水来。其余所有浴室隔间,都只有一个水管。整栋楼有两台洗衣机。当然,群众的创意是无限的。210宿舍仍然把他们在珠海的洗衣机运了过来,他们的某位同学决定用平板车来推洗衣机,每次要去洗衣服的时候,就把洗衣机推到水房去,洗完了推回来。
结语
希望离开中山大学,比中山大学更让人伤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