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点胡诌


我过去是一个比较好斗的人,现在稍微好了一些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里讲“勇于公战,怯于私斗”,我不知道我喜欢的算不算私斗呢?

印象中因为亲人的缘故,我和别人起过很多次冲突。很小的时候,因为我妈所在的单位经常加班,我就认为是加班都是局长引起的。有一次我见到了局长,就毫不客气的把他的眼镜给摔了。其实这位已故的局长绝非祁同伟或者孙连城式的坏人,而是一个受到大家拥护的好人;但是在我当时的逻辑里,让我妈加班的就是坏人。

又有一次,我妈喝醉了。那次她去的应该是别的单位,但是我还是很生气,于是举起棍子跑到街上,看到一个她所在单位的车,就砸了过去。所幸木棍并没能对车造成什么损伤,连外观上的损伤都没有。现在想想,幸好家里当时没有铁棍,不然就一点也不好玩了。

还有一次,某位领导让我妈接受记者采访,结果她在媒体上出了丑。虽然我妈最后没受到任何处分,这件事也应该是记者的锅,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我都将这位领导名字中的某字改为了一个不大礼貌的字,言必称这个绰号。直到我妈换了单位才作罢。

当然不光是我妈。记得爷爷奶奶某一阵子购买了某种保健品(具体名字我还记得),费了不少钱。我认为是诈骗,一次去爷爷奶奶家,听说卖某保健品的刚刚走,就追了出去,然而我这种不善跑步的人是根本追不上那个销售员的。后来爷爷奶奶不再上当,对这个公司的仇恨慢慢就过去了。

现在回来想想,这些大概都成了笑话了。妈妈加班的时间变少了,从被安排加班的人变成了安排别人和她一起加班的人。酒也没怎么喝了,喝醉的事情更是好久没见到了,其实喝不喝的决定权都在自己。至于记者,她是一概不见,唯恐再次上媒体。不过也没有什么记者来采访了。

至于说爷爷奶奶,我慢慢能够理解他们那个时候为什么被忽悠了。的确,我撞上了卖保健品的,还准备打他,但是我去爷爷奶奶那里,有卖保健品的去的勤吗?我的父母、大伯、姑姑,在那段时间去爷爷奶奶那里的频率怕是也没有卖保健品的去的勤。明白了这一点我就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上当了,是我自己去的太少,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。

我的爷爷奶奶并没有刻意去强调什么孝道,不过大家都很尊敬他们。我的奶奶奋斗一生,帮助了很多人,在她曾经工作的那个镇上,大部分中老年人都认识她。她一般不与人争辩,记得大伯跟我讲,他小时候对奶奶说长大了想要当国家主席,我的奶奶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指责他,而是说:“你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。”当然我也知道一位五峰二中毕业的人正在掌管这个省份,九月份就知道他能不能掌管这个国家;但是面对着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理想,奶奶当时就能说出这样的话,不打击,不表示一定能行,又带有鼓励,还是让我很佩服。我的爷爷则不然,他一直喜欢与人争辩。因为观点的不同,过去大伯很喜欢和他争论。不过这两年,我感觉大伯也和他的争论也减少了,或许是大伯的年龄也渐渐变大了吧。我其实也是很喜欢在辩论中让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人,但是我一般不与爷爷争辩,因为我知道,让爷爷改变了观点也没有什么用,倒不如赞同一下,让他高兴呢。

我还有一个外婆,她也很老了,大家也很尊敬她,她缺了什么东西子女都会带她去买,以至于节俭了一生的她常常觉得太浪费。但是她喜欢啰嗦,而且越来越啰嗦,不少时候连我妈都觉得烦而不想听了,有时候甚至反过来对外婆啰嗦“不要啰嗦”。我倒是听她啰嗦过几次,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寒假;长篇大论我都不记得了,只记得她说“我还是对得起京山人民的。”,我充分相信这一点。我的外婆曾经会做很多蒸菜,但是近几年已经没有力气做了。我在想,如果有一天,她连啰嗦的力气都没有了,我们会不会怀念她的啰嗦呢?

关于另一些地方,我的所见所闻就完全不是这样了。有些地方很提倡忠孝仁义,但是我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。孝似乎不是靠人去世以后跪一天体现的,仁义似乎也不是靠死守什么规矩,把将去世的前辈抬到老家的临时建筑物里体现的。

我爸管我不多,我一般只在有什么具体事情的时候才和他联系。我妈管我较多,我每天都会和她联系,哪怕这一天并没有什么事情也要告诉她,不然她就会担心。不仅如此,我妈还常常要管我吃了什么,穿了什么衣服。我每次回家,她都觉得我缺衣服或者鞋子,要带我去买。真正买来了,其实和我的审美还是有差异的,但是又不能浪费,只能穿去学校。在衣服这件事上我自认为和我外婆的感受是相同的。除开这些,我还是非常感谢我妈,尽管她心目中有一个我的理想职业,但是当我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的时候,她还是选择了尊重我。

我又联想到今天的一件事情。具体的情节当事人不让我多说了。但是我总觉得,一个人的发展道路应该由自己选择,如果还有什么能够左右的因素,那也只能是历史的进程。不知道某些家长今天逼着改了志愿,明天会不会逼着改工作意向,后天会不会去逼婚逼嫁。当然,家长要做到这些是容易的,毕竟子女总是比家长小,在我刚刚提到的关口,家长的力量和作用都是很大的。但是家长啊,你们也会老去的。我相信当你们老去的时候,你们今日如何以爱之名不尊重你们的子女,他们就会如何“回报”你们。那个时候,给子女们讲孝道、讲仁义是没有用的。哪怕拿着拐棍指着他们,怒斥他们的不孝,他们也只会冷笑一声。或许他们会给你们的棺材跪上一天,但是却不要指望他们能够多尊重你们。你们替他们做出的一次次错误的人生抉择的时候,我看到的只有专制,又可曾有过尊重呢?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